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对成工商案(90)字第269号请示的答复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3 10:30:47  浏览:8859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对成工商案(90)字第269号请示的答复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对成工商案(90)字第269号请示的答复
国家工商局


答复
成都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你局《关于企业法定代表人变更登记程序有关问题的请示》(成工商案〔90〕第269号)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
企业在申请法定代表人的变更登记时,由于法定代表人本身的原因,不能提交法定代表人签署的变更登记申请书的,可以凭据企业主管部门或审批机关签署的申请变更登记注册书及有关文件,办理变更登记。



1991年1月11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能源部、水利部关于颁发《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单位质量管理奖评审办法》等的通知

能源部 水利部


能源部、水利部关于颁发《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单位质量管理奖评审办法》等的通知

1990年10月26日,能源部、水利部

《能源部、水利部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单位质量管理奖评审办法》和《优秀质量管理小组标准及评选办法》,经几次讨论和修改现颁发试行。请各单位根据以上两个办法制订本单位的具体实施办法。在执行中发现有何问题,请告水规总院。

附1:能源部、水利部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单位质量管理奖评审办法(试 行)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申报
第三章 评审
第四章 奖励
第五章 附则
评审标准表
附表一 单位申报表(略)
附表二 单位自检评分表(略)
附表三 获奖项目统计表(略)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根据国家计委计设(1987)1231号文《关于勘察设计单位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和建设部(90)建设字第263号文《关于勘察设计单位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精神,按照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的要求,为促进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单位深化全面质量管理,不断提高勘测设计质量、水平和效益,不断提高单位的科学管理水平,加速水利水电建设,特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单位质量管理奖”(以下简称“部质量管理奖”)是能源部、水利部授予全国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单位在全面质量管理方面的最高奖励,必须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的原则、成熟一个,评定一个,本项奖励的有效期为五年,期满后不申报或复评不合格的单位,荣誉称号自动失效。
第三条 本条例适用于部直属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和各流域机构的设计单位。

第二章 申 报
第四条 申报“部质量管理奖”的基本条件如下:
1.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经部达标验收两年以上;
2.勘测设计质量、水平和效益在全国同行业中名列前茅,近五年内有获国家、部或省级的优秀勘测设计奖、科学技术进步奖的项目;
3.达标验收后,五年内有获部、省级以上优秀质量管理小组奖的成果;
4.院内开展了质量管理奖的活动,全面质量管理工作有明显进步,并有50%以上的生产单位和25%以上的辅助生产、管理、党群单位获得质量管理奖;
5.近两年内无重大质量、安全责任事故;
第五条 申报“部质量管理奖的”单位,必须在自检自评的基础上,报送下列资料,资料不齐备者不能参加评选;
1.部质量管理奖申报表(附表一)
2.部质量管理奖自检评分表(附表二)
3.获部、省级以上优秀勘测设计奖、科技进步奖、QC小组奖及其它奖励的清单(附表三),并附获奖证件的影印件;
4.全面质量管理近期规划和年度计划;
5.巩固提高、深化全面质量管理的总结,内容包括部质量管理奖评审条件(附表一)所列的十一个方面和达标验收后的工作情况与成效。

第三章 评 审
第六条 部质量管理奖由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组织评审委员会代部组织评审。报评审程序包括:(1)单位自评后申报,(2)总院审查申报材料,(3)总院组织检查,(4)总院组织评审,(5)评选结果报部审批。
第七条 部质量管理奖的评审标准包括十一大项41子项,总分100分。采用系数计分法按下列6个档次,对41个子项逐项计分;
1.0:做得很好,完全符合标准要求;
0.8:做得好,尚有不足之处;
0.6:做得较好;
0.4:做得一般,存在问题较多;
0.2:刚刚开展工作;
0.0:尚未开展工作或无从查考是否开展工作。
子项得分=该子项满分×档次系数。
评审结果,子项无0分、实评总分超过80分的单位,才具有获奖资格。

第四章 奖 励
第八条 荣获部质量管理奖的单位,由能源部、水利部授予(能源部、水利部)奖牌和证书,并予以通报表彰。
第九条 获部质量管理奖的单位,两年后可申报国家工程建设优秀质量管理奖,获上列双奖的单位可推荐具有申报国家级优秀质量管理奖的资格。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条 获部质量管理奖的单位,必须继续深入推行全面质量管理,不断巩固提高,总院每年都要进行不定期的抽查。对发生质量严重下降,严重质量、安全事故并造成重大损失的单位,要限期改进,必要时可停止直至撤消其荣誉称号。
第十一条 各直属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可以按照本办法的原则,建立本院的优秀质量管理奖,表彰奖励在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方面作出成效的单位和个人。
第十二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试行,由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负责解释。
评审标准表
----------------------------------------------------------------------------------
总 项 |子 项| 评审项目 | 评 审 标 准 |满分
----------|------|------------|----------------------------------------|------
| 1.| 领导质量 |院、处领导群体质量意识明确都能坚持质 |4
| | 意识 |量第一的方针,把推行全面质量管理作为 |
一 与 | | |搞好各项管理工作的中心环节 |
、 质 | | | |
领 量 | 2.| 决策质量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质量方针、政策,正确 |2
导 管 | | 和管理水 |运用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有决策 |
质 理 | | 平 |程序,无重大决策失误 |
量 机 | 3.| 质量管理 |院设立了第一管理者领导下的全面质量 |2
意 构 | | 机构 |管理机构,配备了得力的专职人员,处及 |
识 ( | | |其以下单位设有专兼职管理人员。职责分 |
8 | | |明,工作落实,形成了有效的质量管理的 |
分 | | |组织保证体系 |
) | | | |
----------------------------------------------------------------------------------
续表
----------------------------------------------------------------------------------
总 项 |子 项| 评审项目 | 评 审 标 准 |满分
----------|------|------------|----------------------------------------|------
| 4.| 计划与实 |质量教育已纳入职工教育计划,年度计划 |2
| | 施 |具体落实,领导带头,分层次、有针对性 |
| | |地采用多种形式认真搞好各类人员的质 |
二 | | |量教育 |
、 | | | |
TQC | 5.| 普及教育 |全员普及教育(每年24小时以上)面达到 |2
教 | | 面 |90%以上,院、处领导和质管人员TQC深|
育 | | |化教育(每年48小时以上)面达到100%|
(7分) | | |并经考试合格 |
| 6.| 教育效果 |掌握TQC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正确处理质 |3
| | |量与数量;质量与效益的关系,并能恰当 |
| | |地用于本职工作,有明显效果 |
----------|------|------------|----------------------------------------|------
| 7.| 目标制定 |制定了近期和年度目标,目标体现了提高 |3
| | |勘测设计质量、水平和效益,先进可行,有 |
| | |明确的目标值和对策措施 |
三 | 8.| 目标展开 |目标纵横向展开具体,层层有明确的目标 |3
、 | | |和责任,并有目标值和相应的对策措施, |
目 | | |形成了完整的目标体系,便于考核评价 |
标 | 9.| 目标推进 |目标责任逐项落实,推进过程中能实现动 |3
管 | | |态管理,各级领导能定期组织检查,记录 |
理 | | |齐全 |
(12分)|10.| 目标成果 |能认真总结评价,目标总兑现率不低于 |3
| | 评价 |90% |
----------------------------------------------------------------------------------
续表
----------------------------------------------------------------------------------
总 项 |子 项| 评审项目 | 评 审 标 准 |满分
----------|------|------------|----------------------------------------|------
|11.| 规章制度 |完善了以质量责任制为核心的各项规章 |3
| | |制度,各部门分工明确,职责清楚,各项 |
四 | | |工作有章可循,并能认真执行 |
、 |12.| 标准化工 |逐步建立标准体系,有计划地推进标准化 |3
基 | | 作 |工作 |
础 |13.| 质量信息 |质量信息反馈系统已形成,并按程序进行 |2
工 | | 反馈 |管理,对提高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取得了 |
作 | | |实效 |
(9分) |14.| 计量与检 |正确使用法定计量单位,计量管理制度健 |1
| | 测 |全,检测器具符合要求 |
----------|------|------------|----------------------------------------|------
|15.| 工序管理 |按专业和项目编制了工序管理图表,能系 |3
| | 图表 |统地展开生产流程和信息反馈流程,并有 |
五 | | |管理点、责任人、互提资料与协作配合等 |
、 | | |要求,并能认真执行 |
勘 |16.| 事先指导 |实行以勘测设计大纲为主的多种形式的 |3
测 | | |事先指导,大纲符合实际,先进可行 |
设 |17.| 中间检查 |严格按工序管理制度进行中间检查,并有 |2
计 |18.| 成品校审 |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
过 | | 与考核 |严格执行各级技术责任制,认真搞好成品 |3
程 | | |校审,并按规定的产品质量标准考核产品 |
的 | | |等级 |
质 |19.| 设计优化 |采用先进的手段和方法,积极搞好优化设 |4
量 | | |计,基本资料可靠,分析论证充分,方案 |
管 | | |决择正确,技术水平高,效益显著 |
理 | | | |
(15分)| | | |
----------------------------------------------------------------------------------
续表
----------------------------------------------------------------------------------
总 项 |子 项| 评审项目 | 评 审 标 准 |满分
----------|------|------------|----------------------------------------|------
六 |20.| 现场设代 |本着科学公正的态度,按需要及时派出配 |2
、 | | |合施工小组,积极主动妥善解决施工中的 |
为 | | |实际问题 |
用 |21.| 工程回访 |坚持工程回访,并有回访总结,从中吸取 |2
户 | | |经验教训,改进设计工作 |
服 | | | |
务 | | | |
(4分) | | | |
----------|------|------------|----------------------------------------|------
|22.| 三项指标 |当年QC小组注册登记数达到全院科室数 |2
| | |的50%以上,参加QC小组活动的人数达 |
七 | | |到全院职工总数的15%以上;成果率达到 |
、 | | |注册小组数50%以上 |
QC |23.| 推广应用 |成果能在生产和管理实践中推广应用或 |2
小 | | |纳入有关标准制度 |
组 |24.| 获奖状况 |近3年内有国家级、部省级优秀QC小组 |2
(6分) | | |成果奖 |
----------|------|------------|----------------------------------------|------
|25.| | |2
八 | | 技术业务 |制订了培训规划和计划,并能认真执行 |
、 | | 培训 | |
队 |26.| | |3
伍 | | 精神文明 |建立了思想政治工作保证体系,能结合实 |
素 | | 建设 |际,搞好思想政治工作,院风院貌好,精 |
质 | | |神文明建设的成效获有关部门的表彰 |
(5分) | | | |
----------------------------------------------------------------------------------
续表
----------------------------------------------------------------------------------
总 项 |子 项| 评审项目 | 评 审 标 准 |满分
----------|------|------------|----------------------------------------|------
|27.| 质量否决 |内部分配体现了优质优价低质低价原则, |4
| | 权 |有关制度切实可行,用于质量的奖金高于 |
九 | | |其它奖励,体现了“质量第一”和质量否 |
、 | | |决权 |
质 |28.| 质量考核 |对不同部门,对各级人员均有比较科学的 |3
量 | | |考核办法,并认真执行,考核结果有记录 |
奖 |29.| 质量剖析 |在生产和管理工作中,能针对不同的典型 |2
惩 | | |事例,开展多种形式的质量剖析,认真总 |
(9分) | | |结经验教训,改进工作 |
----------|------|------------|----------------------------------------|------
|30.| 长远规划 |摸清三个水平(国际、国内、部内),结合 |2
十 | | 和年度计 |实际和发展需要,认真制订了科技发展规 |
、 | | 划 |划和年度计划,并能认真执行 |
科 |31.| 采用新技 |结合实际,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新 |3
技 | | 术 |工艺、新材料,并取得显著成效 |
进 |32.| 计算机应 |在生产和管理工作中广泛应用计算机, |3
步 | | 用与CAD|CAD成图率不低于10%,并在开发和引 |
(8分) | | |进方面有显著成效 |
----------------------------------------------------------------------------------
续表
----------------------------------------------------------------------------------
总 项 |子 项| 评审项目 | 评 审 标 准 |满分
----------|------|------------|----------------------------------------|------
| | | |
| | | |
|33.| 勘测设计 | |6
| | |勘测设计产品质量稳步提高,按照规定标 |
| | |准考评,近三年内产品优良品率达到90% |
| | 产品质量 |以上,无不合格品。并获有国家、部、省 |
| | |(市)优秀勘测设计奖或科技进步奖的成 |
| | |果 |
十 |34.| 管理工作 | |3
一 | | |管理工作初步实现标准化、程序化、制度 |
、 | | |化、系统化 |
质 |35.| 全员劳动 | |3
量 | | 生产率 |全员劳动生产率与同行业相比指标先进 |
成 | | |或近三年内逐步有所提高,严格控制生产 |
效 | | |成本,在双增双节上有明显成效,生产条 |
(17分)| | |件生活福利有所改善 |
|36.| 安全生产 | |3
| | |确保安全生产。千人负伤率低于行业标准 |
| | |有完善的管理和维护保养制度,设备完好 |
|37.| 设备管理 |率不低于90% |2
| | | |
| | | |
----------|------|------------|----------------------------------------|------
| | | |
总 计 | | | |100
| | | |
----------------------------------------------------------------------------------

附2:能源部、水利部、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单位优秀质量管理小组标准及评选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根据国家计委计设(1987)1231号文《关于勘察设计单位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的补充通知》的精神,结合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单位的实际情况,为了表彰在开展QC小组活动中取得显著成绩的优秀QC小组,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根据高标准、严要求的原则,按照本办法规定的评选标准评选。
第三条:能源部、水利部委托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代两部具体实施。

第二章 评 选 标 准
第四条:凡同时具备以下4条者,可评为部级水电勘测设计单位优秀质量管理小组。
1.必须是本单位正式注册的质量管理小组,经本单位正式发布的获奖成果,经单位审查后向部推荐。
2.能围绕本单位的方针目标和生产、工作中的质量关键、薄弱环节选择课题,提出攻关目标,制订活动计划。
3.能针对选题和目标,正确灵活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有计划地按PDCA程序开展活动并有活动记录。
4.成果具有明显的效益。

第三章 评选程序和奖励
第五条:申报材料
各院向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提出申报材料必须包括:
1.QC小组成果发布申请表(附表2略)一式15份。
2.QC小组成果报告单(附表3略)一式15份。
3.QC小组成果一式15份。
4.QC小组活动记录复印件一份。
第六条:资格审查及发布会
由部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单位优秀质量管理小组评审委员会,根据各院上报的材料进行资格审查,并向审查合格小组所在单位发出开会通知。在发布成果时,要运用图表和数据说话。发布时间不得超过15分钟。评委可提问5分钟。
第七条:成果评选
QC小组成果发布后,由部评审委员会成员,根据QC小组活动情况和成果效益,按照本办法第二章规定的评选标准和《QC小组活动成果发布评分表》(附表1)的内容,当场评分,发布会闭幕时宣布评选结果。
第八条:等级划分
按照QC小组活动成果发布评分表规定的内容,凡得分在90分以上者为优秀QC小组一等奖,80--89分者为优秀QC小组二等奖,70--79分者为优秀QC小组三等奖。小数点以后的分值按四舍五入计算。
第九条:表彰奖励
对获奖的优秀QC小组,由能源部水利部发给奖状、个人荣誉证书。在全系统进行通报表彰。部优秀QC小组评审委员会,负责向全国质量管理小组代表大会推荐参加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的工作。

第四章 附 则
第十条:凡已经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申报的QC小组成果,不能同时向部申报。
第十一条:本办法自1990年七月起试行。
第十二条:本办法的解释权属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
附表1:QC小组活动成果发布评分表
单位名称:
小组名称: 评委:
------------------------------------------------------------------------
|项 序| 内 容 |满分 |
|------|----------------------------------------------------|------|
| 一 |1.选题是否符合院目标方针和围绕本单位存在的质量问题|5 |
| 、 |----------------------------------------------------|------|
| 课 |2.现状分析是否清楚(用数据图表表示) | |
| 题 |----------------------------------------------------|------|
| 选 |(1)原因是否分析透彻、合乎逻辑 |4 |
| 择 |----------------------------------------------------|------|
| 和 |(2)是否抓到了主要原因 |5 |
| 分 |----------------------------------------------------|------|
| 析 |(3)分析方法是否正确 |4 |
| |----------------------------------------------------|------|
| |3.课题目标是否明确 |4 |
| |----------------------------------------------------|------|
| |4.对策表是否按5W1H要求 |6 |
|------|----------------------------------------------------|------|
| |小 计 |28 |
|------|----------------------------------------------------|------|
| 二 |1.是否按对策计划活动,活动是否体现PDCA循环 |13 |
| 、 |----------------------------------------------------|------|
| 活 |2.是否全员参加活动,活动记录是否完整,活动次 |5 |
| 动 |数是否每月至少一次 | |
| 情 |----------------------------------------------------|------|
| 况 |3.TQC培训是否达到规定要求(不少于16小时) |4 |
| |----------------------------------------------------|------|
| |4.活动是否正确灵活运用各种工具方法 |8 |
|------|----------------------------------------------------|------|
| |小 计 |30 |
|------|----------------------------------------------------|------|
| 三 |1.预期目标的实现程度 |6 |
| 、 |----------------------------------------------------|------|
| 成 |2.效果是否显著 |15 |
| 果 |----------------------------------------------------|------|
| 评 |3.成果是否经过实践检验或认可 |4 |
| 价 |----------------------------------------------------|------|
| |4.巩固措施和标准化程序化成果 |7 |
| |----------------------------------------------------|------|
| |5.下一步打算是否明确 |4 |
|------|----------------------------------------------------|------|
| |小 计 |36 |
|------|----------------------------------------------------|------|
| |1.发布人态度是否严肃认真 |2 |
| 四布|----------------------------------------------------|------|
| 、效|2.是否条理清楚、重点突出 |2 |
| 发果|----------------------------------------------------|------|
| |3.是否善于用数据说话、图表清晰 |2 |
|------|----------------------------------------------------|------|
| |小 计 |6 |
|------|----------------------------------------------------|------|
| |合 计 |100|
------------------------------------------------------------------------
注 发布时间15分钟,每超过1分钟扣1分。
附表2:QC小组成果发布申请表
单位: 编号:
----------------------------------------------------------------------------------------------------
| 部 门 | | 原来状况 | 达到目标 |
|----------|----------------------------------------|(用数值或图表表示)|(用数值或图表表示)|
|小组登记号| | 申报日期 | | | |
|----------|----------------------------------------| | |
|小组名称 | | | |
|----------|----------------------------------------| | |
| | | | | | | |
| 成 员|------|------|--------|--------------| | |
| | | | | | | |
|----------------------------------------------------| | |
|完成课题名: |活动期限: | | |
|----------------------------------------------------|--------------------|--------------------|
| 共活动 次 小时,共参加人次: |单 位| | | |
|----------------------------------------------------| | | | |
|No |TQC| |资格审查| |
|日/月 |领导小| |结 果| |
|时间 |组意见| | | |
|----------------------------------------------------|------|------------|--------|----------|
|No | |部评审 | | |
|日/月 | |委员会 | | |
|时间 |结 果|意 见 | | |
|----------------------------------------------------| | | | |
| 小组成员参加TQC学习时间 小时 | | | | |
----------------------------------------------------------------------------------------------------
附表3:QC小组成果报告单
--------------------------------------------------------------------------------------------------------
|QC小组名称: |四、调查确认主要原因:|七、效果对比: |
|------------------------------------------------| | |
|课题名称: |小组类型| | | |
|------------------------------------------------| | |
|小组简介(包括小组人数):|一、选定课题的理由:| | |
| | |----------------------|--------------------------|
| | |五、对策: |八、防止问题再发生: |
| | | | |
|--------------------------|--------------------| | |
|二、现状调查: |三、分析问题的原因:| | |
| | |----------------------|--------------------------|
| | |六、实施: |九、回顾与体会及遗留问题:|
| | | | |
| | | | |
--------------------------------------------------------------------------------------------------------


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办公厅、劳动部办公厅、中华全国总工会办公厅关于印发《国有大中型企业富余人员分流和“企业办社会”转制问题研讨会纪要》的通知

国家经贸委办公厅 等


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办公厅、劳动部办公厅、中华全国总工会办公厅关于印发《国有大中型企业富余人员分流和“企业办社会”转制问题研讨会纪要》的通知
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办公厅、劳动部办公厅、中华全国总工会办公厅

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办公厅、劳动部办公厅、中华全国总工会办公厅关于印发《国有大中型企业富余人员分流和“企业办社会”转制问题研讨会纪要》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经贸委(经委、计经委)、劳动(劳动人事)厅(局)、总工会、全国城镇集体经济研究会理事单位:
现将国家经贸委、劳动部、全国总工会和全国城镇集体经济研究会联合召开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富余人员分流和“企业办社会”转制问题研讨会纪要印发你们。希望你们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研究采取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积极推进企业富余人员分流和“企业办社会”分离的工作。

国有大中型企业富余人员分流和“企业办社会”转制问题研讨会纪要
1995年5月28~30日,国家经贸委、劳动部、全国总工会和全国城镇集体经济研究会在南京市联合召开了国有大中型企业富余人员分流和“企业办社会”转制问题研讨会。会议听取了国家经贸委副主任陈清泰、劳动部副部长林用三、全国总工会副主席方嘉德、全国城镇集体经
济研究会会长戴苏理和执行会长何光等同志的讲话。江苏省委副书记许仲林和副省长于兴德同志也到会并讲了话。上海、南京、成都、福州、平顶山等地的代表在大会发言介绍了有关经验。现将会议情况纪要如下:
一、分流、分离、势在必行
富余人员分流和“企业办社会”转制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步骤,对企业改革、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都具有关键性意义。这是与会者的共识。

据悉,目前全国国有企业富余人员不少于1500万人。若按人均年工资4500元计,企业每年多开支工资675亿元。
上海市总工会对9626户企业的调查统计显示,1994年6月底,尚未安置的下岗待工人数占职工总数的5.2%,男女职工分别为4%和7%,他们中间56.8%是36~45岁的大龄职工。另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国放长假待岗人员已达300万人。
目前全国企业自办的中小学校有1.8万所,在校学生610万人,教职员工60万人,每年办学经费约30亿元(不包括基建投资)。全国企业与非卫生部门自办的卫生机构11万个,约占全国卫生机构的2/3,职工140万人。企业自办其他后勤服务单位更普遍。
“企业办社会”和富余人员问题,不仅导致企业低效、财政减收、资源浪费和机制僵化,已成为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增强活力的严重障碍,而且将影响社会稳定,已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
二、既要积极,又须慎重
鉴于这两大问题成因复杂,涉及面广,同职工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企业间、地区间差异又相当大,且目前劳动力市场和社会保障体制尚在建立过程中,因此,与会者认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既要积极,又须慎重,应把握好如下原则:
1.分离分流是企业的事,更是政府的事。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允许多种可行形式并存、竞争,不搞“一刀切”。同时注意治标同治本衔接,使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成为促进我国逐步建立企业破产、减员和社会保障、再就业相结合的新机制的过程。
2.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关系,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和职工三方面积极性,十分重视依靠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按照小平同志讲的三个“有利于”积极探索解决途径。
3.要坚持党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宗旨和路线,立足于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组织分流职工和分离单位开展“第二次创业”,发展劳动力市场,广开就业门路,为企业自主用工、职工自主择业创造条件。
三、“企业办社会”分离:经验与难点
1.“企业办社会”转制,实质是社会职能同企业经济职能分离,实现服务事业社会化。这种职能分离,目前能一步到位的极少,大多企业采用多种形式、分步实施。
——先改造,后分离。太原绒织印染厂先给待分离单位适当投入,添置设备,培训人才,让其形成独立经营基础后直接进入市场。
——先承包,后分离。西北国棉七厂实行医院、学校经费总承包和其他后勤服务单位工资奖金总承包,待承包单位具备条件时再分离。
——先在企业内部实行职能分离。攀钢集团将分散在各二级单位的服务部门分离出来,在全公司范围内组建了专业化的服务经济实体。
——采取双重身份的不定期过渡形式。中航成都发动机公司职工医院,由市卫生局授权增挂“成都市新华人民医院”院牌,全面开放社会医疗服务,企业定额拨给医院事业经费,逐年递减,医院自求收支平衡,但未定分离期限。
——由企业同政府部门签订了明确的分步到位协议。太原钢铁公司已同当地教育部门达成5年内分步移交企业自办中小学的协议,企业支付的教育经费以1994年实际支出为基数,逐年递减20%。
2.据与会者反映,“企业办社会”职能分离,当前存在如下难点:
(1)政府接纳能力不足,关键是经费。如成都市企业自办中小学若全部分离出来,一年需办学经费1.8亿元,市政府目前尚难承受。
(2)企业担心医院、学校交出后反而加重负担。据12个“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城市调查,职工医药费相当工资总额的比例,有自办医院的企业为6.7%,而城市平均为9.7%。青岛市一个矿办学校交县办后,学校“集资”、派车、要煤,企业都不敢拒绝,因有职工子女在校上
学。
(3)有些厂办学校或卫生机构没有竞争力,或者当地同类机构已饱和,分离后很难生存。而办得好的职工子弟学校,企业则担心交出后可能降低教学质量,影响企业职工队伍稳定。
(5)企业内部单位分离经营后增加纳税环节,企业顾虑重复纳税或加重税负。
四、富余人员分流:经验与困难
1.企业富余人员分流,经各方努力,收到了一定成效,但分流的难度也在加大。上海市总工会调查的9626户企业,从1993年1月至1994年6月,共分流安置了下岗待工人员289644人(次),但仍有199038人尚未安置,其中21.8%已下岗两年以上。从动
态看,未安置人数逐年增加,下岗待工周期趋长。已分流安置的人员,按途径分,26.1%为企业内部转岗和三产安置,5.2%为劳务输出,其余68.7%依次分别为:企业内部待退休17.9%,流向社会15.0%,留职停薪12.4%,调出人员12.0%,提前退休6.9
%,其他4.5%。可见,其中仍有不少遗留问题,但这是现有环境中的可行办法。
2.目前企业富余人员分流安置工作分别在企业、产业部门和社会三个层次进行。1994年,全国领取失业救济金人数不到富余人员数的20%。这表明,80%以上富余人员的分流安置任务仍由企业与产业部门承担。
许多企业建立了内部“劳动力市场”。例如,唐山钢铁(集团)公司组建了劳动实业公司作为企业劳动力资源的“蓄水池”。它无条件地接收主体生产单位的下岗职工,组织转岗培训和劳动力供需洽谈、双向选择。同时,组织未上岗职工开展生产自救和从事临时性劳务。目前一般企业
分流富余人员的门路主要是发展多种经营,特别是第三产业。

产业层次组织分流安置工作,成效较显著的是上海纺织和北京一轻。上海市纺织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公司成立了劳动力置换公司,作为其系统内劳动力结构调整中实施战略决策、协调、策划和置换的宏观调控机构,但不包揽富余人员安置任务。它与分设在上海纺织各行业的16个工作站
组成网络,共享信息,联手操作,指导企业组织分流安置,或接受企业委托帮助策划和协调。该公司同上海航空公司联手组织纺织女工报考空中乘务员,有2317人报名,录取18名。由此引发的“空嫂效应”,大大促进了纺织职工的再就业。仅招收“空嫂”三个月间,上海纺织职工就
分流15846名。上海纺织系统通过企业自行开拓就业门路、输送劳动力市场、职工挂职自谋出路、大龄职工“离岗不离编”集体劳务输送和年老体弱者退养等“五座桥梁”,自1991年以来已减员15.7万人,占1991年职工总数55.16万人的28.5%。
北京一轻总公司结合国有资产存量调整,成立京轻劳务开发公司。它以转业培训和信息交流为中心组织职工分流。培训项目面向市场需求。通过培训,职工不仅学了新的技能,而且增强了自主择业意识。“退二进三”试点单位北京火柴厂,经培训后,35%职工自己找到了就业门路。


社会分流安置,是以劳动部门为主,综合运用国家政策扶持和职业介绍、就业培训、失业保险和劳服企业等就业服务手段,促进失业职工再就业的实现,并帮助企业分流安置富余人员。当前的任务是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劳动部报告在全国实施“再就业工程”。
3.据地方与企业反映,当前企业富余人员分流的困难主要是:
(1)富余人员分流安置的关键是开发,开发性安置和转业培训需要一定资金投入,但目前大多数企业和地方产业部门缺乏资金来源。
(2)由于失业保险制度还不完善,承受能力有限,社会安置路子不宽,企业仍担负着主要安置任务。
(3)由于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健全,部门之间、所有制之间、地区之间、企业之间差异较大,制约着劳动力的合理流动。
(4)国务院1993年发布的《国有企业富余职工安置规定》(国务院第111号令)规定的国家扶持企业发展多种经营分流安置富余职工的减免税政策,在财税体制改革后,许多地方难以继续执行,从而企业分流安置的难度增大。
(5)由于一些企业经济效益不好,有的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国务院关于保障职工基本生活和《关于发放国有企业流动资金贷款的紧急通知》银传〔94〕34号)规定的基本生活费在一些地方和企业还不落实,形成不安定因素。
五、鼓励社会各方面兴办集体企业、股份合作企业、中小企业,发挥它们对分流、分离的作用
1.与会者普遍认为,企业富余人员分流和“企业办社会”职能分离,完全依靠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不行,从根本上要着眼于发展经济创造新的就业机会,需要国家从总体战略和各方面具体政策上鼓励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份、多种企业形式共同发展。公有与私有企业要共同发展
。公有企业中,国有与非国有企业也要共同发展,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合作企业和股份合作企业都是公有企业。
2.与会者分析了集体企业对就业安置作出的贡献及其面临的困难。70年代末、80年代初,面对1700万待业青年需要安置就业的压力,根据国家、集体、个人一齐上的“三结合”就业方针,各地方和企业按照“组织起来就业”的方针,大力兴办集体企业,成了当时安置就业的
主渠道之一。1984年城镇集体企业职工人数比1978年增加1168万人,增长57.0%,同期国有单位增加1186万人,增长15.9%,二者净增绝对数十分接近,增长速度则集体企业大大快于国有单位。但是,由于多数城镇集体企业继续沿用“二国营”模式,并受不利发
展的政策制约,80年代中期以后,集体企业职工人数增长趋向停滞。1992年同1986年相比,国有单位职工人数增长16.7%,而城镇集体企业仅增长5.8%,1993年还比1992年净减228万人,1994年比1993年继续减少182万人。有鉴于此,与会者呼吁
政府研究、调整对城镇集体企业的政策,以加快集体企业的改革和发展。
3.会上交流的上海推行股份合作制促进国有企业人员分流、职能分离的经验引起与会者的兴趣。上海在国有企业推行股份合作制的做法大体有三类。
一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将辅助部门分离改组为股份合作企业。如天原化工厂的运输队独立组建为股份合作企业“天原运输开发公司”,有偿租赁天原化工厂31辆卡车和加油站、维修工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该公司110多名职工全员入股出资30万元(150股,每股2000元
)。职工按完成的运输量计酬。改制前,一到下午二、三点钟就不肯再出车;改制后,主动揽活,随叫随到,加油站24小时对外服务。天原厂过去每年给运输队补贴约80万元,工资福利开支约90万元,改制后不仅免去了这些支出,而且每年收入租赁费50.5万元,增收节支合计2
00多万元。该公司从1993年7月1日成立至1995年3月底已实现利润322万元。它用利润再投资,加上贷款,已添置10辆卡车,并引进世界先进洗车设备对外服务。
二是国有企业开展多种经营、分离富余人员组建的股份合作企业。仅杨树浦区现在已办105家,职工2万多人,注册资本近2亿元,多数是职工股。宝钢新事业发展总公司也已于1993年改组为股份合作企业。
三是国有小企业由全体职工出资买断产权,改制为股份合作企业。国有弄堂小厂上海灯具厂由全厂202名职工一次买断,同时承担87名退休职工医药费、补助金等义务,于1994年4月改制为股份合作企业。股份全部为职工个人股,每人认股额依岗位工资系数与贡献有所差别,
人均5000元,经营者认股为平均额的3倍。改制后,全厂职工同舟共济,加快了企业转机、改造和开发步伐。1994年4~12月实现利润比上年同期增长1倍,1995年1~4月又比上年同期增长近2倍。
4.会议交流了各级工会兴办工会企事业和职业介绍机构帮助分流富余人员的经验。1994年底,全国工会企事业单位已达13万个(其中经营性实体6.4万个),就业人数90万人,其中安置企业富余人员、困难职工家属和社会失业人员67万人。它们是以工会投入为基础兴办
的社团集体所有制企事业。重点发展直接为职工提供社会化服务和增强保障功能的产业,如职工消费合作社、职工住宅合作社、职工城市信用合作社、职工互助共济和互助保险合作社等等,并正在加快建立促进企业富余人员分流的再就业服务体系。工会系统举办的职业介绍机构成功介绍7
.8万失业职工再就业,培训失业人员78万人次。30多个城市工会开办了以介绍失业职工和富余人员临时性就业为主要目的的扶贫解困贸易市场和扶贫基地,安排了近50万下岗人员就业。他们发展职工技协组织的功能,推广应用新工艺、新材料,开发新产品,稍加扶持,就迅速形成
实体。工会系统的文化宫、俱乐部、体育场、疗养院和休养所等也向社会开放,发展旅游服务和文化娱乐事业。目前,各级工会正以股份合作制和会员合作制作为工会社团集体所有制的基本实现形式,进一步发展工会企事业。
5.会议也交流了发展各种形式的中小企业促进就业的经验。在辽宁省,近三、四年来,区街经济的发展成为城市经济的新的增长点。全省区街经济产值从1990年80亿元增长到1994年700亿元,1994年仅纳税就达30亿元。区街经济灵活多样,创新力强,国有大企业
不易跳出本行业圈子去办的那些高新技术企业,区街经济却能兴办。
6.与会者认为,集体企业尤其是股份合作企业的发展,可以为创造就业机会、促进国有企业职工分流作出重大贡献,但当前政策环境并不宽松。
(1)有关部门现行的经济类型划分标准规定,只有“使用集体投资举办的企业”或者“个人通过集资自愿放弃所有权”的企业才能认定为集体企业。这就排斥了劳动者自愿组合、自筹资金实现劳动合作的企业,与鼓励劳动者组织起来就业的方针背道而驰,而且要劳动者“自愿放弃所
有权”,显然是对劳动者的剥夺。
(2)有关部门关于集体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界定的行政法规只讲“产权界定遵循‘谁投资、谁拥有产权’原则”,即只承认资本增殖,不承认集体企业职工的劳动合作与劳动增殖。这将使集体企业产权受极大损失。此外,它还将集体企业税前还贷形成的资产界定为国有资产,也使国家
政策失信于民。这些规定已在不少地方引起企业和职工的疑虑,对国有企事业单位继续扶持兴办集体企业、股份合作企业产生不利影响。
(3)对股份合作企业职工自筹资金的股息完全等同于股份公司分红征收个人所得税,使职工出资承担了企业风险反而比银行存款和买国库券吃亏,因而限制了职工自筹资金、自愿组合股份合作企业的积极性。
(4)集体企业、股份合作企业的融资渠道不畅。银行信贷规模控制先保国有企业,往往无力顾及集体企业、股份合作企业的贷款需求。
六、政策建议
1.企业富余人员分流和“企业办社会”分离是关系到改革深化、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的结构性重大调整,任务重,难度大,影响深,亟需制定战略规划和配套政策,并纳入正在制定的“九五”计划,以便指导和支持各地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分步实施。
2.分流、分离组建的新企业,应立足于尽早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新机制。政府要制定鼓励新企业建立新机制的政策,并改变现行法规、政策中限制新企业建立新机制的那些条款。
3.建议废除现行经济类型划分标准中关于“个人通过集资自愿放弃所有权”才能被认定为集体企业的不合理规定,并制定与落实鼓励自愿组合、自筹资金的“组织起来就业”的政策。
4.今后国有企业扶持兴办分流、分离企业,不管什么形式,一开始就应明确界定彼此的产权。采取借贷、租赁和产权有偿转让办法的,要签订双方权利、义务明确的合同。作为投资的,在享有权益的同时,应对企业承担责任。
5.为了动员各方力量共同做好分流安置富余人员工作,建议提出,凡安置下岗待工人员比例达到劳服企业标准的各方兴办的企业,应平等享受劳服企业的优惠政策。
6.为了鼓励和支持职工自筹资金,通过劳动合作创造就业机会,建议对股份合作企业中职工股金所得相当于银行利率(含保值补贴率)的股息免征个人所得税,同股份公司股东分红收入区别对待。这是现代市场经济国家的通行做法。
7.要多方筹资、落实分流安置资金来源。建议筹集国有企业富余人员安置专项基金,用于结构调整中的职工安置。
8.建议制定与实施鼓励、扶持中小型企业发展的政策,包括金融、税收、信息、培训和咨询服务等各方面的扶持。
9.请各地政府部门认真贯彻国务院1993年第111号令,企业为安置富余职工而兴办的三产企业的减免税政策,可按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的财税字〔1994〕001号文规定的劳服企业应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执行。



1995年11月24日